本年五一前夕,日本创下1990年以来最低汇率水平,导致很多国人在这个五月去日本敞开“爆买”形式,坊间笑称“买两个奢华品包包的差价就能把机酒费用赚回来”。
笔者上星期也度假去了一次东京,主打一个“走哪吃哪”的随性,好像《孤单的美食家》里的五郎大叔,在东京街头发现了不少瑰宝小店及其平价美食,反而比魔都更具性价比(感谢日元34年来的最低汇率)。
作为亚洲第一个拥抱咖啡的城市,东京的咖啡店数量尽管不及上海,可是品类愈加丰厚。并且星巴克和蓝瓶的海外第一店也都选在东京,由此可见东京在世界咖啡界的位置。笔者在东京闲逛时基本上是见到咖啡馆就“闭眼冲”,尽管没有国内9.9那么廉价的挑选,但没有上海精品咖啡那么贵,有些咖啡店的西点甚至有“意外之喜”。
在连锁咖啡品牌里算是非常复古的了,仿古皮革沙发和钨丝灯是装饰特征,室内还有吸烟室。
听说星乃以窑烤舒芙蕾松饼和手冲咖啡、焗烤等精美餐点走红。我去的早餐时段,11点前450日元(约合人民币21元)就能买一份套餐(迷你松饼+手冲咖啡),咖啡豆三选一,我选的是“织姬”。
JR东日本的子公司JR东日本Foods运营的咖啡厅,所以在各大JR站都能看到,主打一个价廉物美和品类丰厚。笔者是早餐时段去的,580日元(约合人民币26元)算是比较贵的套餐了,有烤好的土司、坚果酸奶和一小份蔬菜色拉,非常健康,再配上一杯热腾腾的咖啡,感觉一个人元气满满。
其实是一家面包店,但也供给咖啡。尤其是11点前的早餐时段,买一个面包附赠一杯咖啡才400日元(约合人民币18.6元)。笔者随意选了一个面包,可能是早上刚刚烤出来的原因,非常甘旨,咖啡却是一般。
1962年创立时起先为咖啡烘焙公司,1980年开设第一家咖啡店,随后成为日本国民咖啡连锁品牌。2018年曾在上海吴江路开过门店,现在已经成为另一家网红面包店。
笔者去的是高原寺站邻近的门店,在2楼,门口不太起眼,估量主要做本地人生意。
点餐是要按桌上的按钮,服务员再过来,有点像上海20年前的咖啡馆。桌子边上有插座,便利上班族在咖啡馆干活。
早餐时段的咖啡豆也是像星乃那样能够挑选,笔者选了比较贵的套餐,660日元(约合人民币31元)有一杯咖啡、半份土司、小份的三种芝士蛋奶烤蔬菜。在吃蛋奶烤蔬菜的时分,笔者有一种吃高级西餐的感觉,很快就光盘了。
和国内看到的台湾品牌“上岛咖啡”没有关系。上岛珈琲店是UCC咖啡品牌的连锁咖啡店,在日本更是五大连锁品牌之一。
笔者去的仍是早餐时段,有难得一见的生果碗(日本的生果一般都很贵),尽管比一般的早餐套餐要贵一些,但780日元(约合人民币36元)能够吃到香蕉、黄桃、蓝莓和樱桃再配点坚果,外加一杯配黑糖的咖啡,性价比仍是不错的。
这是笔者测验的非连锁品牌咖啡店,从厨师到服务员都是女人,只收现金或日本本乡的paypay电子付出,无法刷卡,更甭说付出宝或微信了。但这儿10点经营后就客人川流不息,有不少便是住在邻近的老外。
笔者去了两次,第一次选的三种芝士烤土司配咖啡(1250日元,约合人民币58元)的滋味就很让人冷艳。
第2次按图索骥选的焦糖布丁和草莓芝士蛋糕听说是这家的招牌,公然与众不同,配上咖啡总共1800日元。这是笔者在东京最奢华的一顿早餐了,折合人民币也才84元……
这是一位去过东京的挑剔朋友力荐的寿司品牌。笔者周末下午两点去涩谷店的时分还在大排长龙,一大半都是外国游客。
本认为便是一般的反转寿司,后来发现配的鱼肉份量很大,反而米饭显得非常迷你。最要害的是价格,按碟子收费,笔者选了5种,结算的时分才1045日元(约合人民币61元)。
“横丁”在日语里是 “胡同、冷巷、里弄”的意思,这家不起眼的寿司店也主要是本地人光临,建议站着吃寿司。
笔者选了当天引荐的2680日元(约合人民币125元)的套餐,12种不同口味的寿司,再配上一碗虾头味增汤,实在是绝了。
北海道风味的拉面,门口机器买单,随意选了一款,940日元(约合人民币44元)。
店里的服务员是个大婶,煮面的是个大叔。面条甘旨不说,BGM都是摇滚和朋克音乐,似乎是一个有故事的拉面店。
很不起眼的拉面店,也是机器买单。和上一家不同的是,煮面的是个大帅哥,服务员也是一个年青的小美女。这家的面条能够挑选不同硬度和粗细,不明白日语的笔者随意选了一款,920日元(约合人民币42.7元),物超所值的感觉。
以上便是笔者上星期在东京街头随意选的布衣食物,随意逛吃也不必忧虑踩坑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