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5日,广东疾控发文介绍广东省登革热疫情未来发展趋势,文中指出,广东省全年均有登革热输入病例,而本地疫情一般从5月开端,在9月或10月呈现盛行顶峰,尔后盛行水平继续下降。
其时全省登革热疫情处于顶峰渠道期。监测数据标明,近一周疫情上升速度减缓,蚊媒密度下降;跟着气温下降、温差加大,蚊媒活动将进一步削减,疫情将显着缓解。
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虫媒流行症,是严厉的伊蚊前言流行症,经“患者/隐性感染者→伊蚊→健康人”途径不断传达。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达。
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1—14天,大都为5—8天。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为首要传染源,患者在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都具有传染性。登革热患者或隐性感染者被白纹伊蚊吸食后,病毒在白纹伊蚊体内繁衍一段时刻后,经过吸食传达给其他人。
感染登革热的典型症状是发热、皮疹、“三红”(面、颈、胸部潮红)和“三痛”(头痛、眼眶痛、肌肉骨骼关节痛),少量严重者可发展为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,导致出血、休克,乃至逝世。
广东疾控提示,现在我国还没有医治登革热的特效药物和防备登革热的疫苗,操控前言伊蚊、防备蚊虫吸食是防止登革热的最佳办法。防备登革热从操控伊蚊着手,无积水就无蚊虫,无蚊虫就无登革热传达。
【1】每周放三五十万只蚊子,全村七年零病例
谈及操控伊蚊,或许很多人会疑惑,“蚊子怎么能被操控乃至还能用来防控登革热?” 但是,在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峡石村,专业团队却经过每周放出三五十万只蚊子,来防控登革热的传达,这项“以蚊治蚊”的生物防治技能已施行七年,至今,全村未发生一例登革热病例。
奚志勇“以蚊治蚊”团队研讨员甘任贤介绍,在高峡村,吸食人的蚊子有多种,包含白纹伊蚊、致倦库蚊、打扰阿蚊等。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,是传达登革热、寨卡病毒病的首恶。本年,广州多雨,白纹伊蚊活泼时刻提前、活泼期延伸,“以蚊治蚊”的战略首要是削减白纹伊蚊的数量。
“咱们的蚊子工厂进行大规模出产,运用昆虫胚胎显微打针技能,成功创建了带着新式沃尔巴克氏体的白纹伊蚊人工转染品系。经过精密的男女别离流程,咱们挑选出了雄蚊,这些雄蚊与户外的白纹伊蚊雌蚊交配后,雌蚊所产的卵将无法成功孵化,然后无法发育成为成蚊。因而将这些雄蚊命名为‘益蚊’。”他说。
甘任贤解释道,雄蚊不叮人、不吸血,能够经过长时间投进益蚊,来大大下降白纹伊蚊种群密度,有用防控登革热的传达。“这些‘益蚊’在户外的生命周期大概是一周,所以,在4月至11月的登革热高发期内,咱们每周来峡石村放飞30万-50万只‘益蚊’。”
“早在2018年,咱们就开端在峡石村试点‘以蚊治蚊’项目,至今已是第七年。峡石村是现在为止广州市内仅有一个继续展开‘以蚊治蚊’生物技能防控登革热的村。”甘任贤介绍,峡石村所辖面积2.3平方公里,其间适当部分面积为水域,其时,团队依照每平方米开释5只益蚊的份额,选用滚地毯式开释战略,每周两次,每次在乡民居住区全方位开释约100万只沃尔巴克雄蚊。